• 北京
  • 温哥华
  • 美国东部
  • 西欧
  • 大洋洲
+ 400-186-0160

华侨生联考咨询指导

发布时间:2021-03-02


华侨生联考

作为投资移民的一部分,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中国移民家庭的重要目的。移民家庭除了以传统的留学方式对孩子进行海外教育培养,近些年被家长重新认知的华侨生联考,也是大家当今教育规划的必修课。

政策背景

作为1978年统招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1985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简称华侨生联考。这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也形成了高考制度上的一国两制

宣传和误读

华侨生联考政策时隔多年再次被家长群体重视,主要得益于出国行业近些年对此高考途径的大力宣传。然而对于缺乏研究精神的家长而言,碎片讯息成了这部分群体获取咨询的重要途径,同时机构水准的良莠不齐也造成家长甚至机构自身对于华侨生联考产生了政策的误读。其中的主要误读讯息无外乎以下几点:

    1.华侨生资格认定

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是,华侨生和外国留学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体。不少机构对于教育家庭的规划仅粗糙的归纳为“获得海外身份”即可,而实际上作为海外身份,它的概念是宽泛的——海外绿卡、海外国籍,而海外绿卡又包含国家临时身份和国家永久身份(即PR)。而华侨生联考所谓的“华侨”当然指的是“侨居国外具有中国国籍的人”,而并不包含已加入他国国籍的人。因此在华侨生资格的获取过程当中,一定注意保留华侨身份而不要加入他国国籍。实际上,加入他国国籍的学子应当被归类为“国外留学生”,而不应属于华侨生范畴,申校规则也完全不同于华侨生联考。所以在准备华侨生考试之前,深入了解其身份认定规则非常重要。

    2、华侨生时间规划问题

为了满足华侨生的资格认定要求,教育部对于华侨生及其家庭是有明确的时间要求的。其中要求长居或永居家庭需在申请前2年在海外居住超过18个月的时间;而未取得长居或永居但是拥有其他合法居留资格的家庭,需要申请前5年在海外居住超过30个月的时间。因此,针对于自身已取得的身份,做好对应的时间规划很有必要。华侨生高考虽然降低了对于应试难度的要求,但是对于家庭适应性的要求其实并不低。

    3、身份与时间积累的统一性

需要了解的是,华侨生联考的诞生虽然降低了一部分人的应试难度,但是教育部在指定考试制度的初衷并不是方便小部分人,而是吸引符合国家人才结构需要的群体。而最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需求的便是海外的华侨群体,华侨群体显然有一定的身份和居住逻辑性,那就是一般会长期生活在身份的获取国,所以华侨生联考的政策制订也是符合这一基本逻辑的——无论是2年居住限制或者5年居住限制,都是应当居住在身份所获取的国家内的。应当说,在机构的宣传方式中不乏将政策过分简单化以吸引家长咨询的情况,但实际上,办理最简单的国家(非洲或第三世界国家)却居住在高福利国家和地区(欧美或日韩)的规划,不仅完全行不通的,而且耽误了学子的学习生涯。

    4、海外学习规划的统一性

除了身份与时间做好匹配之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华侨生联考的政策要求上,关于“时间节点”和家长一般所认为的自然年是有所出入的。华侨生联考对于居住要求的时间节点是以“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为一整年,所以无论永居身份还是一般合法身份的居住,都需要以此规则作为时间规划的标准来执行。同时,华侨生的报名时间是每年的3月1日至3月31日,所以为了在规定的居住要求内尽可能缩减海外的居住时间,在为学子规划海外国际学校时,可以重点关注春季开学的学校。这样可以极大提高读书和居住的“效率”,多快好省的完成华侨生联考的规划。



正如政策所一直主张和强调的,华侨生联考虽然确实极大的降低了符合条件的学子的高考应试标准,但是教育部和考试院对于符合条件学子的资格认定其实一直非常严格。所以对于华侨生联考规划的家庭而言,认真研究法案精神,提前做好关于身份和学校的筹划,关系华侨生高考的整体成败。

最后我们将2021年最新的华侨生联考政策附在文末,也希望关注的家长们认真研究。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并经教育部核准,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名

(一)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1941-20213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注45年内注5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641-20213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5的,也可参加报名。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二)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202131日至331日,其中3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16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eeagd.edu.cn/lzks/

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均应在有效期内。

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

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台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2.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台考生)

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考试的港澳台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

3.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州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须留下备查。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或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

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四)各考区报名确认负责机构及联系方式

1.北京: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9193989010-82837212)。

2.上海: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465号,邮政编码:200433,电话021-35367070)。

3.福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联系电话0591-86215678)。

4.广州: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政编码:510632,电话020-85220130)。

5.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00852-3628878700852-36288711)。

6.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局(地址:澳门荷兰园大马路68-B号华昌大厦地下B座,电话00853-28563033


二、报名资格审核 

(一)报名结束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华侨考生的出入境记录审核。持内地(祖国大陆)学历的考生信息,由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历查验。

(二)联招办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后,在网站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资格类别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并经公示的考生方可参加联招考试。公示后被举报查实资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已参加考试的取消考试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文科)考试大纲(第3版)》。

(二)考试时间

522日(周六):0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语

523日(周日):0900-1100  数学

1300-1500 物理、历史

1600-1800 化学、地理

(三)考试地点

全国联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和澳门六个考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考试地点后不得再修改。

(四)答题方式

全国联招考试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按规定在专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题,在指定区域外答题不予计分。

(五)其他事项

1.全国联招不组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考生应尽早与拟报考的高校联系。

2.准考证约考前五天起可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


四、志愿填报

(一)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

(二)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

(三)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报考预科的考生可填报5个高校预科志愿。

(四)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体育类、艺术类术科考试不合格或未参加术科考试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五、录取

(一)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二)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按照招生简章中的录取原则,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经联招办核准后方可办理录取手续,并据此打印相应录取考试名册,加盖联招办录取专用章。高校根据经联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

(三)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15日至9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


六、新生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安排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须参加录取高校组织的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七、违规处理

在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


八、其他

(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当年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

(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三)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高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四)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联招办地址及联系电话: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大楼,86-20-893386337

(五)如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需调整考试时间或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等,具体工作安排或要求另行通知。